中国女排十一连胜卫冕世界杯冠军,郎平主教练赛后哽咽
作者/ 马小瓜
“球场上,中日女排是纠葛数十年的老对手,但场外,两国女排的情谊可谓根深蒂固,民间文化领域的交流也从未停止。”
9月29日,中国女排在日本大阪以3:0战胜阿根廷队,成功卫冕女排世界杯冠军。这也是中国女排第十次“世界三大赛”冠军。
其实,早在28日3:0战胜塞尔维亚队之前,中国女排就已取得十连胜,提前一轮卫冕世界杯冠军,但“十一连胜”、以完美战绩夺冠,当然是为“十一”献上一份厚礼,也是为祖国七十华诞献上最好的礼物。
赛后,主教练郎平在采访中数次哽咽,最后不得不结束采访,发布会上,郎教练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慨万千:“38年过去了,没想到我还能站在这里。”
1981年,时任主攻的郎平帮助中国女排在日本大阪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击败日本队,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
38年后,郎平完成从球员到主教练的转型,为中国女排夺得第十个世界冠军。巧的是,那还是在女排世界杯,地点还是日本大阪。难怪郎平笑称,“或许大阪是我的幸运地吧。”
38年来,郎平经历了太多的委屈和艰难,执教生涯中也遭遇过质疑,但她最终在故地重游时证明了自己。
9月19日的首轮比赛中,中国女排以3:0战胜了老对手日本女排。在为女排加油的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些老传闻:比如将赛前动员与抗战联系起来,或者谈论赛后日本媒体和观众的反应。
中国女排与日本女排比赛将于9月19日举行,而非9月18日
事实上,在谈及老对手日本队时,郎平教练曾高度评价过日本队员的“梦幻防守”,同时也对同样是女性的日本队主教练中田久美表示同情。在日本媒体对中田久美执教水平的质疑声中,郎平却认为,自从中田接任教练以来,日本队“在控制和技术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言下之意,很可能是日本队硬件短板明显,导致实力落后。
在战胜日本之后,郎平也风采亮相:“希望我们亚洲队能够在各大赛事中取得好的成绩、有出色的表现。”
郎平和她的长期竞争对手中田久美
如果你真正关注女排运动的话,就会发现中日两国在赛场上的实际关系并不像许多煽动性媒体所描绘的那么紧张。
在老中国球迷眼中,日本队早已是值得学习和敬佩的老对手,近几年的没落令人唏嘘;在老日本球迷眼中亦是如此。郎平在上世纪80年代在日本如偶像般受欢迎,身材高挑的女生甚至可能被同学昵称为“郎平”,新一代的朱婷也有相当多的日本粉丝。
回顾中国女排的历史,中日女排的渊源可谓是根深蒂固,仅就民间艺术交流而言,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戏剧《排球姑娘》风靡中国大江南北。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曾有三部名为《排球少女》的电视剧相继被引进中国,以至于不同年龄层的人提到《排球少女》这个名字时,可能指的就是完全不同的人,同一个电视剧。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三位“排球女孩”,以及她们背后的中日女排故事。
1.《扣球一号》:东方魔女的诞生
提起《排球少女》这个名字,内地观众第一反应是什么?当然是古岡淳子!晴空霹雳!流星追月!
可惜的是这部在中国大陆颇受欢迎的电视剧在日本却不那么出名,日本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电视剧是1969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排球少女》和电视动画《进攻1号》。
《攻一号》片名应直译为《扣球一号》(为避免混淆,下文均采用此直译),但在港澳台地区有多种译名。1970年代最早被盗版,该剧传入台湾时被译为《排球女将》,后来正式译为《女排一号》、《排球甜心》、《冲出天下》。
台湾还发行了《排球女英雄》的盗版续集
《扣球一号》动漫画版并未引进内地,但上户彩主演的真人版《(新)排球女孩》于2010年作为亚运会热身赛在广东南方卫视播出,因此一度被内地观众误认为是“古都华淳子续集”。
这部《排球少女》的原作是浦野千贺子于1968年连载的同名漫画,被誉为排球漫画的鼻祖,首次将体育题材引入当时充满粉红幻想的少女漫画界,大大提升了排球运动的知名度,也影响到了少女漫画受众的年龄层。再加上当时名帅小松弘文率领的日本女排风头正劲,一股排球热潮席卷全国排球女将 内地版,天时地利人和让“扣球No.1”在日本拥有了不可撼动的历史地位。
《扣球第一人》的故事情节没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讲述一个开朗努力的女孩鲇原小津拥有出众的排球天赋,从学校女排中脱颖而出,努力拼搏成为世界一流女排主攻手的故事。
不过《扣球一号》为以后的日本女排题材开创了两个固定套路:一是主角始终身患重病,在排球路上要一路与病魔斗争,本片女主角鲇原小津原本身患肺结核,通过长期练习排球奇迹般治愈;
其次,作为一部热血沸腾的体育题材,特技自然是少不了的,《扣球一号》创造了许多超越物理常识的“魔球”特技,比如空中翻滚接球、空中翻滚扣球等等,这也让日后的小鹿君子等女生纷纷效仿,所谓的“晴天霹雳”才这么来的。
作为日本首部以女排为题材的作品,《扣球一号》从现实中的日本女排身上汲取了大量灵感。
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各大球类运动上长期处于弱势,女排的强势突破,极大地鼓舞了日本国民的精神。1964年在东京举行的第18届奥运会,将日本女排热推向了顶峰。1989年,奥运会首次将女排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日本女排与苏联的决赛,收视率高达66.8%,令人咋舌。最终以3:0的比分,在家门口夺得首枚奥运会女排金牌。那一刻,日本全国上下都为之沸腾。
当时日本女排的规模比苏联小,扣球进攻也不如苏联凶猛,但凭借滚球扣球、双手小臂扣球等出色的防守技术,日本女排防守得毫无漏洞。由该队首创的轨迹飘忽的勾手球,让决赛中的美国评论员惊呼:这!这!
“东方女巫”这个名字也由此而来。
对应现实中中日苏三国女排之间的宿敌对战,《扣球一号》男主角鲇原小津江的最大对手也是苏联学生谢列宁娜。两人在球场上互相欣赏,谢列宁娜在出国前还留言:“请做我最大的对手。”这对女同情侣在当时可谓十分可爱。
《扣球一号》中,还将当时的日本女排全队带入了动画。故事中,主人公鲇原小津江以高中生身份参加日本代表选拔,与众多国家队队员在纺织厂一起训练。日本女排队员在动画中均以假名出场,松村胜美成为队长松山百合子,山下典子成为山上典子,滨田爱成为滨田圭子等。
这家以“纺织”命名的纺织工厂曾为日本国家女排提供了最多的队员,其真正的原型是代表日本国家女排参赛的贝塚纺织厂。
日本贝塚纺织厂女排的传奇,始于1952年小松博文出任教练,小松从纺织厂1000多名女工中挑选出16名队员,她们每天上午8点全部到厂上班,下午4点下班,10点下班后继续抽空练排球,直到半夜。
大宋训练方式之残酷也让人不忍直视,他会毫不留情地将球砸向一个个女排队员,让队员们在地上翻滚救球,甚至在她们倒地之后,大宋还继续将球发给队友。由于训练方式残酷、强度之大,大宋一度引发外界强烈谴责,并因此被戏称为“魔鬼大宋”,但他依然我行我素。
但单靠野蛮练习是不够的,当时世界主流排球运动强调队员身高体壮,打法强调进攻性,而日本队员身材矮小,在体型和力量上处于很大劣势,小松因此充分研究本国队员的特点,潜心研究他们独创的滚球、垫球等技术,扬长避短,速度和灵活性是日本队员的主要训练方向。
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普通的纺织女工竟然被小松训练成了东方魔女,并从日本打到了世界,并最终作为日本女排的一员战胜了当时世界顶尖的苏联女排。
所以从《扣球一号》开始,我们看到日本女排的作品总是呼应现实,总是会有一个人拿着球不停的撞击女排队员,用超负荷的训练队员,完全不把队员当女生对待的魔鬼男教练。这种残酷的训练方式,源自现实中日本女排在小松宏文的执教下所采取的“魔鬼训练法”。
此外作品中还会有一些真实的排球技术出现,尤其是滚球和勾球两个动作会被反复强调,这是东方女巫在现实中克敌制胜的法宝。
“魔鬼大松”的成功,导致女排领域出现了成熟的亚洲打法,并激励了中国女排的崛起。
在东方女排在奥运会上战胜苏联后,中国排球协会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于1965年4月邀请小松博文来华一个月,协助中国女排训练。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但小松的训练非常有效,训练方法、训练思路、训练风格对中国排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1976年中国正式成立女排国家队,总教练袁伟民继承了小松的“魔鬼训练法”,比那还要魔鬼。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说中国女排在刚成立时就和日本女排有着莫大的关系,女排一开始成绩并不好排球女将 内地版,在国际上也没有什么名气,直到1979年的亚洲女排锦标赛上,中国女排才第一次战胜了日本女排,才让昔日的冠军日本队第一次冲出亚洲。
中国女排的辉煌,从此开始。
2.《燃烧吧!扣球》:中日女排的转折点
出生于上世纪 60、70 年代的中国观众,永远记得笑容灿烂、长相清纯可爱的小津冈纯子。这位曾高呼“晴天霹雳”的排球运动员,成为当时无数中国人的偶像。偶像的发型也被称为“纯子头”,被众多女孩模仿,成为当年最时尚的符号。
最著名的《排球少女》,原名《燃烧吧!扣篮》,应该直译为《燃烧吧!扣篮》(为避免混淆,下文将采用此直译),1979年在日本首播。中日关系蜜月期,大量日本电视剧、动画被引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央电视台于1983年引进播出了《燃烧吧!扣篮》,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相比同期进入中国的《座三四郎》《血疑》《阿信》等日剧,《燃烧吧!粉碎》尤为特殊——它不像是传统的青春偶像剧,而更像是像《恐龙快板》《东京快车克赛》等特效剧一样火爆,也导致它的受众群体中,有一大批中小学生,当年的孩子们还热衷于模仿小岛纯子,在空旷的地方练习“晴空霹雳”“流星追月”这样的绝招。
《Burn! Smash》的原作是石森章太郎,导演是奥中笃夫,主编剧是上原昭三,这个团队其实是东映特效剧的标准配置,所以《Burn! Smash》带有浓厚的特效味也是理所当然。
原作者石森的漫画经常出现在剧中
故事中,小堂顺子为了进入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日本女排而奋斗,现实中《燃烧吧!斯派克》可以说是为日本奥运女排精心准备的一部“致敬片”。
当时日本女排正处于巅峰时期,在1976年奥运会上以3:0战胜老对手苏联夺冠。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即将开幕。赛前,日本媒体普遍认为日本女排卫冕成功几率极高(中国女排1979年12月才夺冠)。这是中国队首次战胜日本(日本此前并不认为中国队能构成威胁),“奥运连冠”的呼声一时甚嚣尘上。
可惜的是,1979年12月,节目播出后不久,苏联入侵阿富汗,冷战迅速升温,美国组织策划抵制莫斯科奥运会,多国纷纷以拒绝参加奥运会作为回应,日本也迅速跟进,如果连比赛都打不了,那就别想夺得奥运冠军了。
《燃烧吧!斯派克》原本计划借奥运女排热议之机排球女将 内地版,但谁也没想到,节目播出后,舆论却急转直下,莫斯科奥运会国家队选拔剧情更是扑朔迷离,收视率也因此不尽人意。
然而在大洋彼岸,《燃烧吧!扣球》却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命运。1983年该节目在中国播出时,刚好赶上中国女排崛起: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战胜卫冕东道主日本队,日本队夺得第三届世界杯冠军,随后又在1982年夺得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并正向三连冠的目标迈进。
80年代初期,中国百废待兴,中国女排站在了世界之巅,成为中国崛起的象征。全国掀起了“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女排成为中国崛起的典范和象征。在这样的环境下,《燃烧吧!爆破》虽然是日剧,但剧中宣扬的乐观开朗、无畏拼搏的精神与现实中的中国女排精神不谋而合,气质也颇为吻合,勾勒出中国80年代生机勃勃的面貌。
因此《燃烧吧!扣球》和那个年代的女排精神紧密结合,播出时更是吸引了数千人观看,激励了新一代女排球员。
郎平曾无奈地表示,很多观众给她写信,请她演绎剧中的“蓝天里的霹雳”;而未来中国女排的“银发一代”孙悦、朱韵英等人小时候也都是沢田纯子的孩子,这位迷妹最终选择了排球道路。
原本有望卫冕奥运冠军的日本女排在抵制莫斯科奥运会后由盛转衰,再也没有夺得过三大女排世锦赛的任何一座奖杯,更别提“奥运连冠”的口号了;
中国女排从此走向世界巅峰,先是战胜恩师兼对手日本队夺得首个世界冠军,随后又成为女排历史上第一支实现“五连冠”的球队。
不知为何,《燃烧吧!扣球》在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却似乎与两国女排的兴衰相吻合。
3.“扣球小优!”:中日排球典故
很多80后的朋友都依稀记得这部女排动漫:女主角叶月悠是一名有着橙色头发的女学生,有着惊人的排球天赋,身边还总有一个小坏蛋弟弟。但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或许还是女排动漫主角身穿熊猫内衣的样子,动画中还有各种爆笑镜头。
这部动画的原名是《アタッカー YOU!》,有多个翻译版本,例如《胜利女排》、《东方魔女》等。片名直译应该是《小优!》(为避免混淆,下文仍沿用此直译)2008年曾有续集,但中文版仍名为《排球少女》,所以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第三部《排球少女》。
唯一一部真正登陆大陆的日本女排题材动漫,是90年代在多家电视台播出的《 Yuu!》。但这部作品的命运更是坎坷,当年突然停播,让许多等了这么久的观众极为吐槽——再也没有熊猫头可看了!这部动画的国语版(其实是引进的台语版)在网上的播放量也只到20集,后面的剧集在大陆可能都播不出来。
至于停播原因,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这部动画“色情”,裸戏太多,被家长举报,因此被禁播,魔鬼教练在训斥女主角时,直接撕烂女主角的衣服,如果真是因为这个原因被禁播,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节目停播,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女排的“铁榔头”郎平其实在这部动画的后续剧情中出现了——当然,她是作为整部节目中最大的BOSS出现的。
第27集,女主角羽月优入选的日本少年女排在主场迎战中国少年女排。中国队的主攻手在片中名叫“洋平”,无论是形象还是名字都明确指向当时风头正盛的郎平。本场比赛,中国队在10:3领先的情况下被日本队翻盘,最终以10:15不敌日本队。
一号主攻“杨平”其实是指真正的郎平
除了郎平之外,《主攻手小优!》中的日本队成员也均取材于真实人物:男主角羽月优的原型是益子直美,她在1984年成为日本高中女排界最耀眼的新星,并以高三学生身份入选日本国家女排。
益子直美
女二号早濑奈美的原型是中国队的老对手广濑美代子,老球迷应该还记得这个名字,她的敏捷和坚韧给中国队制造了不少麻烦,即便作为对手,广濑美代子也赢得了不少中国球迷的尊重。片中教练的原型则是现实中的日本主教练小岛秀夫。
広瀬美代子
这部作品创作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当时日本队逐渐没落,中国队刚刚获得两连冠。你可能会想:“日本人在现实中打不过中国队,就只能在动画里打了。”其实不然,当时中国队正面临大换血,1982年夺得女排冠军后,孙晋芳、曹慧英、杨曦等主力队员相继退役,新队员还未培养出来,中国女排正处于短暂的低迷期。
1983年,中国女排在亚锦赛决赛中不敌日本,这给一直连败的日本女排带来了些许希望。当时日本队主教练山田茂夫也认为,趁着中国队阵容发生重大变化之际,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对日本来说是个好机会,是洗刷此前耻辱的天赐良机,甚至有望再创第二个“三连冠”。
《主攻手小优!》就是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诞生的,所以在剧情的中间部分,广濑美代子带领的日本女排战胜了郎平带领的实力强大的中国队。但最终,日本队还是要和老大中国队一决高下,随着比赛开始的哨声结束,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现在回头看这部动画,或许它被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裸露的镜头,而是因为片中对中日排球界的赤裸影射。
奖金
2008年,为备战北京奥运会,大连电视台与日本合作,制作了《排球少女!》的续集——2008版动画《排球少女》,日文版名为《排球少女:金牌之路》。这部动画由大连影视艺术中心出品,仅在大连少数几家电视台播出,国内观众观看的并不多,从未在日本播出过,网上也找不到中文版的日文版资源。
不过由于原作在欧洲各国大受欢迎,这部中日合拍动画续集被引进意大利,于是便忍痛通过泄露的意大利语版本看完了整个故事,不过因为是意大利语版本,所以影片主角的名字很难从原文中猜出,所以只能用意大利语版本的名字代替。
新版《扣球小优!》的背景设定在了中国北京(迎接北京奥运会),故事主角也从原来的日本女排选手叶月优变成了初出茅庐的中国姑娘吴格林儿。
她出身于武术世家,曾经在一次武术比赛中获得过冠军,一次在街上看到电视里播放的女排比赛,对排球产生了兴趣,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加入了北京职业排球俱乐部“龙女”。
“龙女”俱乐部是一支曾经夺得全国冠军的老牌俱乐部,但因长期低迷,面临解散的危险,队长明阳看中吴格林的潜力,邀请她加入,以挽救队伍。
另一方面,前作的主角叶月悠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跟腱断裂,告别职业排球界,多年后她来到北京,最终与多年的好友早濑奈美、泷川绘里一起加入了龙女俱乐部。
就这样,一位身为前中国国手的队长,一位身为功夫高手的新人,加上三位前日本国手,组成了“龙女”俱乐部的新阵容,并在世界女排俱乐部比赛中所向披靡。
新版《小优!》是中日合拍,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所以中国玩家也不少,这些中国玩家施展必杀技的时候,堪比小岛淳子的“青空霹雳”,夸张多了。
比如吴格林的发球或者扣球就从来不是常规的排球动作,而是直接出拳,然后像飞龙一样直冲对手。
停!这不是排球!
比如,羽夜月作为“龙女”俱乐部的主攻手,与“母老虎”俱乐部的主攻手进行了一场对决,双方的气势就体现得龙争虎斗。
最有趣的是,故事中有一个球队在阻止网络时使用了传奇的“千步人”。
我认为这个故事不应该被称为“排球女孩”,称其为“热闹的功夫女子排球队”可能更合适。
动画的新版本“ !”最初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热身而创建的,但最终,巴西女子排球队赢得了冠军,中国女子排球团队,而这件事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响应,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黑人历史”。
结论
在法庭上,可以说中国和日本女子排球队之间的关系是深深的,他们不仅是几十年来一直在战斗的老敌人,而且是彼此学习的好对手,这是中国女子排球的人。
在球场上,民间文化领域的两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从未停止,“排球女孩”电影和电视作品也激发了几代人的真正女孩进入排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