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特色养殖:小众禽类受欢迎,多元消费市场助力产业发展
鸽子、山鸡、珍珠鸡等小型家禽已成为上海郊区养殖场的“常客”,骑马、观鹿、喂羊也成为城中村常见的体验项目。上海特种养殖品种繁多,目前上海市特种养殖行业协会管理的品种已达280余个。
经营者往往在产业增加值中寻求特色养殖的经济价值,兔毛收购价在13.5万元/吨,优质鲜鹿茸价格在12元至60元/克不等,多元化的消费市场为上海特色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回望上海特色养殖业的发展,从昔日的小、散、乱,到如今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它的“足迹”印证了上海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线。作为顺应乡村新场景、新业态的重要角色上海金廊马术农庄,这些小众、非主流的品类,在上海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新增长点”。
发展循环经济
为优质细分市场铺平道路
在奉贤区庄兴镇,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新叶村一片欣欣向荣,兔子是这里的主角之一。“我们基地每天产生3吨多兔粪,不仅给500亩稻田施肥,还通过高温灭菌设备制成有机肥,有机质在1.8万平方米的智能光伏温室里种植蔬菜,用兔粪加工后的有机质代替土壤。”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在奉贤区庄兴镇新叶村,上海腾达兔业专业合作社饲养的“明星兔”,活体出口日本,每只兔子售价2000多元,规模也很大,年产兔子约8万只。
但在合作社理事长金伟峰眼中上海金廊马术农庄,“卖好兔子”不算成功,只有践行循环经济,他的经营理念才有道理:把养兔粪便的价值“榨干”,轮种黑麦草和水稻,为养羊场提供新鲜饲料,用兔粪发酵制成的有机物养蚯蚓、种菜,让菜和鱼共存。
通过这个荣获全国首批“生态农场”称号的合作社,我了解到了金伟峰的信念。“搞好都市农业,必须摆脱农民长期以来的弱势地位,把农产品对接中高端市场。”金伟峰说。
除了养兔子,从合作社每斤28元的“群奇”牌大米,到庄兴富阳节卖得火爆的羊肉,都可以看到他培育绿色产业链闭环的智慧。每年都有很多人来这里向他学习。金伟锋的做法,传递出上海发展特色养殖的关键。正视特色养殖的自然生态价值,将其发挥到最大,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金山,上海金鸿养蜂合作社每年11月至12月都会接到上海郊区多家瓜果合作社的“蜂单”,为次年4月瓜果授粉做准备。理事长顾新辉形容自己饲养的蜜蜂是“活农资”。 “降低成本、改善口感、改善生态,蜜蜂在种植业的重要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顾新辉说,近年来,上海郊区规模化设施农业的授粉需求,引发合作社养蜂向小类化、精细化发展。
作为上海果业技术体系的创新组成部分,合作社与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为果农提供“订单农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比如在西瓜种植中,人工授粉受从业人员年龄影响,效率普遍较低。而蜜蜂授粉可以实现高效率、大规模授粉,成本可控。”顾新辉说。
农养结合构建绿色产业链,符合上海现代都市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更多人看到了背后的利润空间和潜力,努力打造和优化这一价值链的闭环。“好的养殖业一定是农业生产资源的优质供应者。20年来,上海特色养殖业朝着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在牛、羊、马、兔、狗、鹿、家禽、经济昆虫、特色水产品等几乎所有品类中,都可以看到农养结合创新引领示范模式。”上海市特色养殖业协会会长周志强说。
科研创新实践
维护种源优势
上海新浩珍禽养殖有限公司的申红七彩雉是我国雉类产业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审定品种,也是我国唯一的雉类新品种,填补了雉类产业无国家审定品种的空白。该品种不仅销往全国20个省市,还受到外商的青睐。在科技创新的支持下,上海家禽种苗出口总体走在全国前列,除台湾外,上海珍禽的种苗出口遍布全国各地。上海五四珍禽养殖场的珍珠鸡种苗在青藏高原上生长得尤为健康。
在崇明区三星镇崇明白山羊良种保种基地,这里的管理人员不用巡棚就能知道每一只山羊的日常“生活”。崇明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程建忠介绍上海金廊马术农庄,通过独创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查到每一只山羊的“身份”,如配种时间、家系谱系、妊娠产期、疾病等。管理人员根据预警预测安排工作,而基于该中心多年自主研发,可以结合种山羊基因,实现按需精准“配对”养殖。
保种是推动重白白山羊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任务。历经12年,基地重白白山羊数量从百余头发展到上千头。如今,重白白山羊是区推进产业集群体系发展的一个独立“宗派”,为实现特色养殖高质量发展,被赋予了更高的期望。以科技创新守护种源竞争优势,体现在养殖过程中对每一只白山羊的“珍惜”态度。
保护上海水牛种源的重任也落在了崇明身上。如何应对上海水牛的“流失与恢复”,在“做强种业”的话题下显得更为重要。经过两年多的“前期准备”,上海水牛于2022年11月被纳入更新的《上海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成为唯一入选的牛品种。上海水牛相关保护、开发利用已写入《上海市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今年7月,上海水牛种源保护场项目将正式开工建设。
“目前上海水牛保护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探索既符合上海本土环境、又有良好种苗保存效果的养殖模式,二是从遗传物质保存角度持续开展上海水牛遗传物质的收集、生产和保存工作,精液、胚胎、组织细胞等规模化收集,技术难度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空白。”上海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首席专家、推广研究员陆学林说。
农村商业一体化
深度挖掘多元化消费增值空间
走进松江区新浜镇梅花鹿养殖基地,140余头梅花鹿的“靓丽亮相”让整个鹿场的颜值都提升了不少。上海地区梅花鹿养殖户并不多,这一家算是比较有规模的了。谈及鹿场的经营情况和对市场的判断,相关负责人显得很乐观:“生产的鹿茸,主要是和当地一家中药材企业余天成合作生产的,市场需求量巨大,我们要多少就生产多少,供不应求。”
但成品化市场对加工屠宰标准要求极高,相关资质申请严格,这迫使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地延伸产业链。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市、区财政项目支持下,鹿场计划提升养殖能力,拓展加工业,并考虑三产融合。
小品类更适合做细。在上海特色养殖业的发展中,尤其能感受到多元化消费空间的细分程度。“上海人爱吃羊肉,很多村落都有吃羊肉的传统,我们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吃过羊肉。从湖南浏阳‘挑’来的黑山羊品种经过改良,很快进入上海的高端市场。煮汤之后,亮亮的奶白口感,会让人记忆深刻。”上海齐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余志奇说,没想到在首届本地优质羊肉试吃测评盲评会上,自己就获得了金奖。
观赏性、趣味性、互动体验性相结合,让特色养殖业在乡村产业与乡村建设中找到了很好的交汇点,通过努力推进“小而精”“小而美”,资源优势和竞争力得以彰显。在金山垅,上海金垅马术场规模不大,但拓展了骑乘体验、亲子互动,结合周边乡村产业发展农业、文旅,积累了不少人气。
消费市场增值带来生产动能。上海特色养殖业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和养殖合作社进入加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品牌创建。白对虾、中华鳖、鲜鸭蛋、鲜鸡蛋、鸽子、羊等多家公司的产品已成为上海优质农产品的代表。一批荣获国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企业或合作社形成了立足上海、示范长三角、服务全国的行业影响力。
市农业农村委畜牧兽医管理处处长林伟东表示:“上海特色养殖不仅是上海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衔接城市与乡村、生产与消费不可或缺的切入点。未来,现代农业特色养殖发展、三产融合、与农村现代服务业对接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促进农民特色增收、共同致富的重要渠道。”
撰文:嘉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